您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学院动态 >> 浏览文章
【国家艺术基金】李正安教授为国家艺术基金《瓷画艺术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》研修班作专题讲座
时间:2018/05/02 11:02:07 点击: 作者: 来源:

李正安教授为国家艺术基金《瓷画艺术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》研修班作专题讲座

文:高相坤  图:王宇哲

 

4月10日上午,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知名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教育部学位中心专家李正安教授应邀做客国家艺术基金《瓷画艺术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》讲堂,为研修班全体学员讲授“我国釉下彩绘瓷解析”专题讲座。讲座由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张亚林教授主持。

 

讲座开篇李正安教授指出,釉下彩绘为瓷画艺术中十分重要的一环,瓷画的发展史自釉下彩绘而逐步展开,本次讲座正是选取了瓷画艺术中的釉下彩绘环节进行系统讲解,旨在拓宽学员的专业视角,针对大家的瓷画实践创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性启发。本场讲座共分为六个部分,分别为:1.瓷之概念及常识;2.彩之釉下源与流;3.窑之铜官与醴陵;4.绘之青花釉里红;5.彩之釉下及特质;6.艺之价值与活力。

 

李正安教授指出,中国瓷绘艺术正是以胎为纸、以瓷入画,以师为范、触类旁通,体现出“吴冠中的意象思维”,蕴含着“祝大年的宏微融通”,彰显出“白雪石的装饰意蕴”,展示着“侯德昌的书画合一”。在瓷画艺术的“宏微融通”方面,李正安教授对祝大年的艺术之路与人生经历、艺术追求与瓷画特点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;在瓷画的“意象思维”方面,对吴冠中现代绘画的线条表现、形式表达、色彩构成、抽象处理等进行了精彩解读。通过剖析白雪石、袁运甫绘画艺术中的笔墨形态、意象表达、形式处理、装饰提炼等,解读了供瓷画创作可借鉴的“装饰意蕴”;通过对详解侯德昌绘画艺术的以书入画、计白当黑、笔墨提炼,解析了供瓷画创作可吸收的“书画合一”。

 

李正安教授对瓷器的要素进行了精炼总结,指出瓷器的三要素在于:材料与工艺(瓷料与高温);功能与需求(精神与物质);创造与审美(合理与尚美)。并对瓷土原料与成分、烧造工艺与原理进行了概括讲解,指出陶瓷艺术是依“人”需求,借“物”参照,用“脑”联想,借“物”加工。接着,李正安教授对陶瓷艺术史进行简洁梳理:陶为瓷之基础(新石器时代彩陶艺术)-原始青瓷起始(商代原始青瓷)-东汉青瓷成熟(浙江上虞为代表的青瓷成就)-南北朝显褐彩(四川邛窑之釉下彩瓷初现)-隋唐南青北白(邢窑与越窑与长沙窑彩绘)-宋代五大名窑(宋瓷成就)-元代釉下青花(釉下彩绘之成熟)-明清彩瓷时代(釉上、下彩之纷呈)。在梳理陶瓷艺术发展史中对釉下彩瓷的各类工艺特征、各个时代特点、不同时代成就、多元艺术表现进行了深入解读。

 

李正安教授指出,从工艺与功能的角度来看,釉下彩之特质在于美观(耐磨损、不掉色),宜人(易陈设、炊饮器),环保(无毒害、可持续)。从艺术与审美的角度来看,釉下彩之特质在于工与写的转化,写与画的结合,工与艺的交融等方面。

 

最后,李正安教授对以釉下彩瓷为历史鉴证的“海上丝路”做出了讲解,并指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正是陶瓷之路的延续、陶瓷文化的延续、陶瓷艺术的延续。对陶瓷“何以适时可持续”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。讲座互动环节,李正安教授面对学员提出的问题作出了悉心解答。讲座在掌声中圆满结束,李正安教授与研修班全体学员合影留念。

 

 

凝 聚   共 生   创 新
Copyright © 版权所有 2022 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地址:景德镇陶瓷大学湘湖校区(333403) 技术支持:景德镇陶瓷大学移动互联协会